大公書信確實提供信仰非常重要的內涵,但也可以看出大公書信彼此之間的關係相當特殊,似乎每卷書都保持著其特有的風貌,但七封書信卻又有一些連貫的主題與傳統,故而本書將嘗試分別論述各卷書的重要場景、神學主題,以及所使用的語言表達,同時分析各卷書的獨特神學。
魏司堅以嚴謹的解經,說明在四福音書裡和保羅思想中,天國已初步的降臨,但未完全降臨;來世已開始,但今世卻未結束;福音書與保羅的書信所教導的「已然又未然」的末世論。
作者像是用巨大的神學採礦機來挖掘神的各種深奧屬性,並說明每種屬性如何彰顯在基督身上,以及如何應用在我們身上。他彷彿將已開採、切割、磨亮的鑽石交給我們,不只幫助我們用頭腦、更要以清潔的心並全人來愛神。
如果基督教神學無法引導我們迎向啟示這一切的神,那麼就稱不上是真正的基督教神學,也不會是真正的神學。因此,如果一個教會的敬拜、教導和證道,無法激勵信徒藉著聖靈、經由基督為神而活,就會成為一個危險的場所,因為這會使許多信徒以為一切靜好,但事實卻正相反。
神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立約性的存在:聖父、聖子和聖靈活在永不止息的彼此相愛與委身之中。神不只是創造我們,然後賜給我們一個約,祂乃是將我們創造成立約的受造物;每個人都跟神有一種立約的關係,我們要探討這種關係的性質在墮落之後發生什麼變化。
本書討論「千禧年」的各家觀點,其目的不是要滿足人的好奇心,乃是要幫助教會面對當代的挑戰。
這本書是要引導信徒認識聖經內所使用的神學語言,藉此分辨那些是字面的語言或比喻的語言。
本書結合了聖經神學與歷史神學的方法,闡明“順服神所產生的善行”和“對神的忠信”在基督徒生命中的關係。
巴刻在《認識神》本書中,深入淺出地將基督教的神觀寫成一本可讀性高,而且深具靈修味道的書。現代信徒很多都害怕閱讀枯燥艱澀的神學著作,難怪本書出版後,一直成為暢銷書。
联系
客服